我的位置: 首页 > 刑事辩护 > 犯罪类型 > >> 正文

遗弃罪构成要件有哪些?遗弃罪与故意伤害罪的界限是什么?

法务网 2022-11-25 18:06:15

遗弃罪构成要件

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被害人在家庭成员中的平等权利。对象只限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并对家庭成员之间应履行的扶养义务作了规定。有负担能力而拒不履行扶养义务,就侵犯了年老、年幼、患病或者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在家庭中的平等权利。遗弃行为往往给被害人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为舆论所不齿,也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因此,同遗弃的犯罪行为作斗争,有助于造成一个少有所养,老有所依的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助于保护妇女、特别是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

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扶养而拒不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所谓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是指家庭成员中具有以下几种情况的人:(1)因年老、伤残、疾病等原因,丧失劳动能力,没有生活来源;(2)虽有生活来源,但因病、老、伤残,生活不能自理的:(3)因年幼或智力低下等原因,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除了对于具有这类情况的家庭成员外,不发生遗弃的问题。

1、行为人必须负有扶养义务。这是构成本罪的前提条件。公民对哪些家庭成员负有扶养义务,是由我国法律的明确规定了的。扶养义务是基于抚养与被抚养、扶养与被扶养以及赡养与被赡养这三种家庭成员之间不同的权利义务关系而产生的。

自子女出生就自然开始,是无条件的。父母对子女的抚养义务,是社会所赋与并由国家法律规定的义务,它既是一项社会义务,也是一项法律义务。祖父母对孙子女、外祖父母对外孙子女、兄姐对弟妹的抚养义务,亦是如此,但这种抚养义务的产生必须具备法定的条件。子女有要求父母抚养的权利:在特定条件下,孙子女有要求祖父母抚养的权利,外孙子女有要求外祖父母抚养的权利,弟妹有要求兄姐抚养的权利。对另一方而吉,则有抚养的义务。这种义务指向的必须是未成年的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或弟妹,没有独立生活能为的子女亦在此列。

夫妻相互间的扶养义务,是一项无条件的法律义务。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夫妻双方在家庭中的地位是平等的,权利和义务也是完全平等的,任何一方既有抚养对方的义务,也有要求对方抚养的权利,因此,形成了一种抚养和领受抚养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即狭义的扶养关系。大妻相互间的扶养关系必须是以夫妻关系为前提,是双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一种夫妻人身财产关系,一旦这种婚姻关系终止了,那么这种扶养关系亦告终止。

至于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亦是社会所赋予的义务,是国家法律所规定的义务。自父母需要子女赡养之日起,这种义务就是无条件。在一定条件下,孙子女对祖父母、外孙子女对外祖父母、弟妹对兄姐的赡养义务,亦是如此。父母有抚养子女的义务,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在一定条件下,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有抚养孙子女、外孙子女、弟妹的义务,孙子女、外孙子女、弟妹亦有赡养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的义务。但这种义务行使的前提条件是,因年老体弱或多病而丧失劳动能力、生活困难或行动不便,需要人供养、照顾和关怀。

2、行为人能够负担却拒绝扶养,能够负担,是指有独立的经济能力,并有能够满足本人及子女、老人的最低生活标准(当时当地的标准)外有多余的情况。行为人是否有能力负担,这就需要司法机关结合其收入、开支情况具体加以认定,这里所谓扶养,如前所述,应从广义上理解,包括长辈对晚辈的抚养,晚辈对长辈的赡养,以及夫妻之间的扶养。具体而言,所谓抚养,是指父母对子女,以及在一定条件下祖父母对孙子女、外祖父母对外孙子女、兄姐对弟妹的生活供养、社会教养以及其它各方面的关怀和帮助。所谓赡养,是指子女对父母,以及在一定条件下孙子女对祖父母、外孙子女对外祖父母、弟妹对兄姐在生活上的供养及精神等方面的照顾和帮助。所谓扶养,是狭义的,专指夫妻之间生活上的供养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关怀和帮助。“拒绝扶养”即是指行为人拒不履行长辈对晚辈的抚养义务,晚辈对长辈的赡养义务以及夫妻之间的扶养义务等等。具体表现为不提供扶助、离开被扶养人或把被扶养人置身于自己不能扶养的场所等。在行为内容上,拒绝扶养不仅指不提供经济供应,还包括对生活不能自理者不给予必需的生活照料。“拒绝扶养”从客观方面揭示了本罪表现为不作为的犯罪行为方式,即消极地不履行所负有的扶养义务,如儿女对失去劳动能力又无经济来源的父母不承担经济供给义务,子女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父母不予照料等。

3、遗弃行为必须达到情节恶劣程度的,才构成犯罪。也就是说,情节是否恶劣是区分遗弃罪与非罪的一个重要界限。根据司法实践经验,遗弃行为情节恶劣是指:由于遗弃而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被害人因被遗弃而生活无着,流离失所,被迫沿街乞讨的;因遗弃而使被害人走投无路被迫自杀的;行为人屡经教育,拒绝改正而使被害人的生活陷一危难境地的;遗弃手段十分恶劣的(如在遗弃中又有打骂、虐待行为的)等等。

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必须是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上的扶养义务而且具有抚养能力的人。只有具备这种条件的人,才可能成为本罪的主体。如果在法律上不负有扶养义务,互相间不存在扶养关系,也就不发生遗弃的问题。

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法律上的扶养义务是:夫妻有互相扶养的义务;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父母对子女仍有抚养相教育的义务;养父母与养子女、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均与生父母与其子女之间的抚养、赡养义务相同,但是养子女和生父母间的权利和义务,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其生父母应负担子女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者全部,直到子女能独立生活为止;祖父母、外祖父母,对于父母已经死亡的未成年的孙子女、外孙子女,有抚养的义务;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的义务;兄姐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无力扶养的未成年弟、妹,有扶养的义务。

根据上述规定,对于法律不负有扶养义务的远亲属拒绝扶养的,不应认为是遗弃行为。但是,按照立法精神和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具有以下情形的,应认为负有抚养的权利义务关系:由法律上不负有抚养义务的人抚养成人的人,对抚养人应负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在长期生活中互相形成的道义上的抚养关系,如老保姆不计较待遇,多年帮助雇主抚育子女、操持家务等,雇用一方言明养其晚年,对于这种赡养扶助关系,应予确认和保护。

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应履行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拒绝扶养的动机是各种各样的,如有的把老人视为累赘而遗弃;有的借口已离婚对所生子女不予抚养:有的为创造再婚条件遗弃儿童;有的为了逼迫对方离婚而遗弃妻子或者丈夫等。总之,遗弃者都是出于个人主义极端自私自利思想或者是其他卑鄙动机。

遗弃罪认定

详情

本罪与虐待罪的界限

1、客体要件不同。遗弃罪侵犯的客体,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扶养的权利义务关系;而虐待罪侵犯的客体则是复杂客体,既侵犯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在家庭生活中享有合法权益,也侵犯了被害人的身体健康。

2、犯罪客观方面不同。遗弃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对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具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的行为;而虐待罪的客观方面,则表现为经常或连续折磨、摧残家庭成员身心健康的行为。

3、主体要件不同。遗弃罪的主体,必须是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扶养义务而且具有履行义务能力的人;而虐待罪的主体,必须是在一个家庭内部共同生活的成员。

4、犯罪主观方面不同。两罪在主观方面虽均是故意,但其故意的内容不同。遗弃罪的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应当履行扶养义务,也有实际履行扶养义务能力而拒绝扶养;而虐待罪的故意是行为人有意识地对被害人进行肉体摧残和精神折磨。

5、犯罪侵犯的对象不同。遗弃罪的犯罪对象,只限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而故意伤害罪的犯罪对象可以是任何人。

本罪与故意伤害罪的界限

1、客体要件不同,遗弃罪侵犯的客体,是家庭成员之间相力扶养的权利义务关系;而故意伤害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健康权利。

2、犯罪客观方面不同。遗弃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对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具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的行为;而故意伤害罪的客观方面,则表现为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这种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一般是直接加害于被害人的身体,如打伤、刺伤、烧伤等。

3、主体要件不同,遗弃罪的主体,必须是对被遗弃人负有法律上扶养义务而且具有履行义务能力的人;故意伤害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故意的内容不同。遗弃罪的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应当履行扶养义务,也有实际履行扶养义务能力而拒绝扶养;而故意伤害罪的故意,则是行为人具有损害他人身体的故意。

本罪与故意杀人罪的界限

1、犯罪主观方面不同。从主观故意上讲,遗弃罪是履行扶养义务的行为人企图通过遗弃达到逃避或向他人转嫁由自己承担的扶养义务的目的;故意杀人罪的主观故意则是剥夺他人的生命。因此,如果行为人企图通过遗弃达到向他人转嫁本由自己承担的扶养义务的目的,则其行为构成遗弃罪;如果行为人企图以不履行扶养义务的行为方式达到杀害婴儿或神智不清、行动不便的老人的目的,则其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2、客观要件不同。遗弃罪在客观方面一般是将被害人遗弃于能够获得救助的场所,如他人家门口、车站、码头、街口等。故意杀人罪在客观方面则是将婴儿或行动困难的老人放置于不能获得救助的地方,例如,将婴儿遗弃在深山沟内;将神志不清、行动困难的老人遗弃在野兽出没、人迹罕至的荒野,等等。

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新闻时事、法律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作品内图片源于网络。仅供交流学习,若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联系客服告知,我们核实后将立即删除。 标签: 遗弃罪 遗弃婴儿 故意伤害罪 犯罪对象

最近更新

信用卡逾期如何补救?信用卡逾期会不会影响孩子上学? 信用卡逾期如何补救?1、第一时间归还信用卡欠款。无论是逾期还是没
网贷怎么协商延期?网贷延期找法务能延期吗? 网贷怎么协商延期?1 主动联系人工客服,向对方提交延期还款的申请。
信用卡逾期被上报怎么办?几张信用卡全面逾期怎么办? 当前头条 信用卡逾期被上报怎么办?信用卡逾期被上报了,应当及时还款处理。如
世界时讯:信用卡有逾期怎么消除征信?信用卡有逾期如何办理贷款? 信用卡有逾期怎么消除征信?信用卡有逾期如何办理贷款?下面是小编整
信用卡长期小额逾期怎么办?信用卡逾期还不上怎么办? 信用卡长期小额逾期怎么办?1、第一时间联系信用卡所属银行的相关工
信用卡逾期5个月失踪怎么办?欠信用卡失联能躲多久? 热点在线 信用卡逾期5个月失踪怎么办?银行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宣告欠款人为失踪
信用卡不知情被分期怎么办?信用卡有逾期还能办贷款吗? 信用卡不知情被分期怎么办?信用卡有逾期还能办贷款吗?下面是小编整
环球精选!网贷能申请延期吗?网贷延期的条件是什么? 网贷能申请延期吗?网络贷款可以申请延期还款。用户无法按时归还网络
信用卡逾期冻结多久会被起诉?信用卡逾期冻结多久可以自动解除?-天天观焦点 信用卡逾期冻结多久会被起诉?超过三个月或者是九十天才会被起诉。一
【独家】信用卡逾期对征信有多大影响?逾期还款对持卡人有什么影响? 信用卡逾期对征信有多大影响?逾期还款对持卡人有什么影响?下面是小
网贷逾期可以申请延期吗?网贷如何申请延期?_最资讯 网贷逾期可以申请延期吗?网络贷款可以申请延期还款。用户无法按时归
被判刑了信用卡逾期怎么办?信用卡逾期对配偶有影响吗? 天天快讯 被判刑了信用卡逾期怎么办?信用卡逾期对配偶有影响吗?下面是小编整
信用卡逾期后产生的违约金是怎么扣?信用卡逾期违约金怎么消除? 信用卡逾期后产生的违约金是怎么扣?信用卡逾期之后,发卡银行会向客
天天微速讯:信用卡最短逾期多久会被起诉?信用卡逾期被起诉立案后怎么解决? 信用卡最短逾期多久会被起诉?信用卡一般逾期三个月会被起诉。信用卡
网贷协商延期还款是真是假?网贷延期好协商吗? 网贷协商延期还款是真是假?1、没有延期还款服务。网贷平台大都不会
信用卡逾期对孩子上学有影响吗?信用卡起诉没钱还怎么协商? 信用卡逾期对孩子上学有影响吗?信用卡起诉没钱还怎么协商?下面是小
信用卡逾期两个月会怎么样?信用卡起诉没钱还怎么处理? 信用卡逾期两个月会怎么样?信用卡起诉没钱还怎么处理?下面是小编整
每日速讯:信用卡过了一天还款日会怎样?贷款没通过影响办信用卡吗? 信用卡过了一天还款日会怎样?贷款没通过影响办信用卡吗?下面是小编
停息挂账之后还有催收电话怎么办?停息挂账必须要逾期吗?_全球观热点 停息挂账之后还有催收电话怎么办?用户申请停息挂账成功之后,不会再
信用卡逾期一个月该怎么做?信用卡逾期多长时间会被起诉? 信用卡逾期一个月该怎么做?信用卡逾期多长时间会被起诉?下面是小编
每日信息:停息挂账会通知工作单位吗?停息挂账后征信显示什么? 停息挂账会通知工作单位吗?信用卡停息挂账对工作一般没影响。可以申
焦点热文:逾期超3个月被起诉的人多吗?第三方协商还款形式有哪些? 逾期超3个月被起诉的人多吗?第三方协商还款形式有哪些?下面是小编整
今日讯!信用卡停息挂账银行索要证明怎么写?信用卡逾期15天有事吗? 信用卡停息挂账银行索要证明怎么写?1、表述自己目前的困境,告诉银
【世界新视野】信用卡10万逾期8万怎么办?信用卡逾期六年了怎么办? 信用卡10万逾期8万怎么办?信用卡逾期8万的还不上的处理方式为:1、
全球今亮点!信用卡欠款会连累配偶吗?信用卡逾期能坐飞机和高铁吗? 信用卡欠款会连累配偶吗?信用卡逾期能坐飞机和高铁吗?下面是小编整
信用卡逾期一年要还多少钱?逾期一年了可以协商分期还吗? 信用卡逾期一年要还多少钱?逾期一年了可以协商分期还吗?下面是小编
信用卡逾期7天利息怎么算?信用卡逾期7天能正常使用吗? 全球最新 信用卡逾期7天利息怎么算?信用卡逾期7天能正常使用吗?下面是小编整
信用卡逾期一年会有什么后果?信用卡逾期还上了可以用吗? 信用卡逾期一年会有什么后果?信用卡逾期还上了可以用吗?下面是小编
欠信用卡2万逾期两年怎么办?银行信用卡逾期起诉怎么办? 欠信用卡2万逾期两年怎么办?1、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
【全球报资讯】信用卡逾期无力偿还怎么办?信用卡分期还款会影响征信吗? 信用卡逾期无力偿还怎么办?信用卡分期还款会影响征信吗?下面是小编
15037178970

律师最新回复

我是律师

律师入驻

 

律所合作请联系客服

服务时间 9:00-18:00

友情链接:

京ICP备2022018928号-30        投诉举报:315 541 185@qq.com

Powered by 名律网 Copyright © 名律网版权所有